铁书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韩信为何不成王(第1页)

【引言】

在中国历史上,韩信的名字实在是太著名了,就是汉高祖刘邦与他相比,恐怕都要逊色三分。为什么呢?主要的原因有三:一是韩信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,他起自布衣,早年穷困潦倒,郁郁不得志,差点儿被斩首,后来时来运转,遇到了萧何,才得以施展才华。期间,胯下之辱、漂母赐饭、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其二是他为刘邦所忌,为吕雉所杀,其悲剧命运令人惋惜。其三就是他犹豫不决,该称王时没有称王自立,为天下的有志英雄扼腕叹息。

在上述的三个原因中,第三个原因似乎不是主要的,实际上,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原因,上面的两个原因才显得不同寻常。

韩信为何不称王?为何不成王?为何最终身首异处?为何为后世英雄留下了无尽的遗憾?

【事典】

汉高祖四年(公元前203年)十月,刘邦进攻项羽,韩信率兵东进,平定赵、燕二国后,又移兵往东攻齐。大军行至平原渡(今山东西北部),韩信接到探马来报,说汉王遣说客郦食其到齐,已说服了齐王田广归汉。韩信想,郦大夫既已说下齐国,我还有何求?应当回师,助汉王攻打楚王。主意已定,便下令扎营,准备择日回师。

数日后,韩信升帐议事,说明原因,就要下令拔营而归。这时,谋士蒯通出来劝阻,说道:“不可!不可!”韩信问道:“齐王归顺,我改道而返,为什么不可呢?”蒯通说:“将军奉命伐齐,久经周折,才兵至齐国的国境。今汉王遣郦食其使齐,凭一张嘴就说降了齐国,是否真实,尚有疑问。何况汉王并未颁下明令,制止将军,怎可凭一传语,就仓促回军呢?再说,郦食其乃一介儒生,凭三寸不烂之舌,能降齐国七十余城,将军带甲数万,转战年余,才得赵国五十余城,试想为将数年,反不如一介儒生,岂不惭愧吗?今为将军计,不如乘齐军无备,长驱直入,扫平齐国。如此,大功才能归于将军。”

韩信闻言,沉吟了片刻,觉得蒯通之言十分有理,但如发兵攻齐,又岂不害了郦食其?当即说道:“你说的虽然有理,但我如果这样做的话,齐国必定杀害郦食其,此事使不得!”蒯通听后,笑道:“将军实在是很讲究恩德的啊!我知道将军不肯负郦食其,但听说郦食其是自荐说齐的,他明知将军正在领兵伐齐,还要如此做,岂不先负了将军吗?”

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,觉得十分有道理,勃然而起,即刻调动人马,渡过平原河,直逼历下(今山东济南市西)。齐兵无备,被杀得大败。韩信乘胜追击,斩齐将田解,擒华无伤,一路顺风,直至临淄(今山东临淄市)城下。

齐王田广,齐相田横,本已被郦食其说服,同意归顺汉王,忽闻汉兵杀到,不由大惊,急忙召来郦食其,当面斥责道:“我听信你言,本以为可避免刀兵之祸,不想你心怀鬼胎,表面上劝我归汉撤兵,暗使韩信发兵前来,覆我邦家,实在是罪不可赦!”郦食其辩答道:“韩信发兵,是不知齐地实情,愿大王遣一使臣,同我去面见韩信,我定令他就地止兵,撤出齐境。”齐相田横在旁插言道:“到那时,你定会逃之夭夭,我怎能再受你欺骗!”说着,不容郦食其再行辩解,下令将他投入油鼎,烹杀而死。

同年十一月,韩信斩龙且,杀齐王田广,平定了齐国。此时,已拥兵数十万,其实力有举足轻重之势,当时的情形是,韩信背汉降楚则汉亡,助汉攻楚则楚灭,自立则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这就引起了楚、汉的重视。

其时,楚汉相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,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,那时候,韩信听从了别人的劝告,就派使者去见刘邦,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。刘邦一听,怒火中烧,自己这里形势吃紧,韩信不但不率兵解救,反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要挟,想做齐王,刘邦当时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,刘邦的谋臣张良私下里对刘邦说:“这时候可不能训斥韩信的使臣,更不能攻打韩信。现在韩信帮助您,则楚王就会灭亡;如果韩信背叛了您,去帮助楚王,那您可就危险了。韩信派人来,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您的态度,您不如干脆封他为齐王,让他守住齐地,至于其他的事,等灭了楚国再说。”刘邦听了张良的话,回头对韩信的使者说:“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,何必当个假王!”于是,在第二年的二月,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,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。

汉王刘邦册封韩信为齐王,韩信欣然接受;楚王项羽遣使臣武涉说信归楚,韩信辞谢令回。

谋士蒯通想说服韩信背汉自立,于是面谒韩信说道:“臣近来学习相术,相君之面,不过封侯;相君之背,则贵不可言。”韩信听他话中有话,就把他带入密室,这才问道:“你刚才所言,是何用意?”蒯通直言道:“当初发难,群雄四起,人才云集,主要是为了灭秦。秦灭之后,楚汉相争,人民遭难。项王起兵彭城,转战南北,直逼荥阳,威震天下,今久困广武,连年难以进展。汉王率众数十万,据有巩洛,凭借山河,一日数战,却无尺寸之功,反连遭失败。臣观天下大势,非有贤者,不能息争。将军可乘机崛起,介于楚、汉之间,助汉则汉胜,为楚则楚胜,楚、汉两主的性命,就操在将军手中。如能听臣计,不如两不相助,三分天下,鼎足而立,静待时机。像将军之大才,据有强齐,并吞燕赵,拥甲兵数十万,得时西进,为民请命,天下何人不服,何国不从?将来宰割天下,分封诸侯,诸侯皆感德畏威,争相朝齐,岂不是霸王之业吗?臣闻天与不取,是违背了天命,反受其咎;时至不行,是不用其时,反受其祸。愿将军深思熟虑,勿失良机!”

韩信听后,良久才道:“汉王待我甚厚,怎能见利忘恩呢?”蒯通见韩信被忠、恩所绊,继续说:“越大夫文仲,存亡越,霸勾践,立功成名,尚且被杀,兔死狗烹,是不易之论。试想,将军的忠信,恐比不过越大夫文仲吧!且臣闻将勇震主,往往自危,功盖天下,往往不赏。今将军已蹈此辙,归楚楚不信,归汉汉必惧,那又到何处去安身?”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,觉得十分有道理,但又下不了决心,立即打断蒯通的话,说:“先生不要再说,待我深思后,再作决定。”

蒯通见韩信已经动心,便告辞退出。

蒯通走后,韩信想,我以前奉事项王,官不过郎中,位不过执戟,言不听,计不从。自归汉后,汉王授我将军印,令我统兵数万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现又封我为齐王,我若负德,必至不祥。且我擒魏豹、平赵、定燕、灭齐,战功颇多,汉王又怎能负我!于是,决定谢绝蒯通之言。

蒯通本来意谓韩信是个胸有大志的人,他静候数日,却杳无音信,就又找到韩信,说道:“愿将军速作决断,时机难久,失不再来。”此时,韩信已下了决心,不背汉王,当即答道:“先生勿要再言,我功劳甚多,又以忠信待汉王,汉王必不负我!”蒯通听后,知再说无益,转身退出。蒯通辞别韩信后,恐久居祸来,假作疯癫,离开汉营,不知去向。

汉高祖十年(公元前197年)九月,代相反,自立为代王。汉高祖刘邦决定领兵亲征。临行,将都中政事,内委吕后,外委萧何。不久,吕后设计擒住了韩信,把韩信押往宫侧钟室斩首。临刑前,韩信仰天长叹:“我不用蒯通之言,反为女子所诈,这岂非天命?”

刘邦平叛回来以后,知道韩信已经被诛杀,也就承认了既成事实。他听说韩信临死以前说到了蒯通,便派专人调查,将其捉拿杀掉了。

【评议】

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,我们当然反对军阀混战,不主张韩信称王;但从个人的决断看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我们且不说这些,但讲个人的智计,无论是刘邦,还是项羽,都下韩信远甚,韩信称王,最后三家争雄,最后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。但韩信以诚信待汉王,以道德代政治,结果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了。

韩信无决断,不能统摄全局,恐怕也只是个将才!,,

从迦勒底开始的救世之旅  被戏精小奶狗盘了  快穿之摊上BUG系统  黑科技制霸手册  斗罗大陆之圣剑使  快穿之男主都是恋爱脑  末日解剖医生  江湖奇功录  败星  三千年来谁著史: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  穿越异世之巨龙太子妃  云昊凌飞雨  失物招领处:越界  今天男友做坏事了吗  从睡觉开始杀穿诸天  我有一个妖宠系统  暗卫  无敌黑客系统  网游之我能回档  游戏通关指南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神话三国领主

神话三国领主

领地建设高武争霸文。网游天下,关羽一刀断群山,黄忠箭射大天使,罗马军团弑神,龙骑士与狮鹫争雄,虎豹骑与斯巴达争锋!华夏区更有72个隐藏武将!徐天开...

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

快穿之病娇反派甜又撩

白黎上神前往三千小世界渡劫,需要一名快穿者辅助完成任务。众仙闻此消息,纷纷逃散,避之不及。笑死,谁有那个胆子去指染凶名在外的上神?芙蕖怯怯举爪,从此开始了她被宠上天的生活。花絮豪门大少轻咬她的耳...

乡村教师

乡村教师

乡村教师朱一男邂逅美女教师黄莺,两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鼓励,但只能将这一切当做美好的回忆,此时马页和柳萼之间正处在甜蜜中,而杨一叶和刘绿之间的故事刚刚才开始,他们两对是否有美好的结局,这一切只能去猜测。。。。。。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乡村教师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!...

殿下请自重,权臣她是俏红妆

殿下请自重,权臣她是俏红妆

天贤朝年轻的右相大人竟然是靠老子爹死了之后继承来的?ampampbrampampgt  平平无才,混吃等死,明明什么都不行竟然能被诸皇子们争抢着做幕僚?ampampbrampampgt  偏偏就是这位平平无奇胆小如鼠的右相大人三番两次为国出谋划策,为...

武动乾坤

武动乾坤

修炼一途,乃窃阴阳,夺造化,转涅盘,握生死,掌轮回。  武之极,破苍穹,动乾坤!...

我有一座新手村

我有一座新手村

武道复兴三十年之后,牧云泽带着一座游戏中的新手村,穿越到这个武道大兴的世界望着眼前厚厚的武学基础理论知识大纲,牧云泽有些眼晕牧云泽穿越了还要刷题,这一点都不!!!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